Thanks for the interview from The Art Newspaper Hong Kong of the TILT exhibition in London.
October, 2014
為本土藝術家搭建國際之橋
當私人博物館在內地紛紛冒起之時, 香港的贊助人在幹什麼?
和北京、上海等地呈雨後春筍狀冒起私人美術館相映成趣的是,同為國際大都市的香港並沒有掀起這股風潮;這裡確實巳擁有兩依藏,F11等私人博物館 , 但和前者全城總動員的勢頭卻不可同日而語。 在巳經迎來巴塞爾藝術展‵即將坐擁M+視覺文化博物館的今天, 香港本應最有理由瘋狂, 但目前看來, 這裡的贊助人對於興建私人美術館還不太熱衷。
K11藝術基金會佷(KAF)的創始人鄭志剛告訴 《藝術新聞/中文版》 , 他暫不考慮在香港閞私人藝術館, 未來則仍屬未知數。 「香港地方所限,其實不太適合開大規模的私人藝術館。 大概是氛圍不同,相比國內群眾,香港人對於文化藝術好像不太感興趣, 不會花太多時間去了解藝術家的背景及創作的理念。」 他認為未必是香港人對藝術沒興趣,而是他們從沒有渠道去接觸藝術。 鄭志剛說,香港藝術贊助形式仍是以資金贊助為主,仍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生態系統。 基於地理優勢,加之知名博覽會、畫廊的相繼落戶 , 本土藝術家能看到國際藝術領域動態,但缺少被國際關注的機會。 因此, 鄭志剛推出的不少項目,都在提供他認為本土藝術家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受國際關注的平台。KAF今年年初和巴黎束京宮開始三年的合作計劃, 第一步將在東京宮展出3位法國人和6位中國人的作品; AHR正與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中央美院合作,展開香港、北京和倫敦三地藝術家駐留交流計劃。
KAF: 讓年飄蓽術家定出去
青年藝術家冼朗兒表示, 慶幸自己有機會參與這項計劃。 她剛和另一名被選中的藝術家吳森枝作為香港參與者,和2名來自北京、4名來自倫敦的藝術家一起完成了藝術家駐留交流計劃在倫敦的首站交流。 在倫敦細雨不斷的6個星期中 , 他們每天在學院裡創作、交流、感受當地的生活氛圍, 在最後2周共同完成了展覽。學院中齊全專業的設備令他們流連忘返: 冼朗兒每天都要去圖書館 , 飽覽這裡大量的古老藏書, 如70年代的色彩理論; 常用樹脂創作的吳森枝驚喜地發現了一個樹脂專用房' 有特殊裝置對樹脂產生的毒氣作專門處理, 這在香港簡直不可想像。
冼郎兒認為,如非香港機構支持,香港藝術家很難在這類項目上與國際競爭。 並不是他們實力不如人' 而是因本地資金和基礎設施支撐不足,加之不少國外類似活動多有經驗要求,這對於起步者是一大障礙。 而參加者須為30歲以下的限制, 也足以保證機會留給年輕人。項目最初,冼郎兒也曾懷疑自己: 「是不是香港藝術家沒人家那麼好? 結果發現並不是, 只不過是沒機會。 到了那個節點, 香港藝術家的創作做得非常好,也看到外界的尊重。」 冼郎兒說, 由於不太瞭解,項目中英國朋友最初會對香港和北京藝術家有種不符現實的 「幻想」: 「他們一開始會想, 你們做的是不是 『很中國』 ?但後來就發現,我們學的是當代藝術, 大家使用一樣的藝術語言。」 這種碰撞也令他們反思自己的創作,生於香港這個中西結合的城市, 他們的創作中哪些是源自東方,哪些受到了西方影響。
他們不想追求一個最終成果之類的東西, 在這裡駐場時,藝術家們做研究, 作品, 對話閱讀……這些都是創作的重要部份
Spring Workshop:
把全球孤立的點連在一起
這樣的國際互動,也是一些藝術家駐留項目想達到的目標。Spring工作室創始人Mimi Brown 就認為這種互動能 「改變世界」 。2年前,她在黃竹坑辦了這家工作室,這個空間藏身於工商鋪大廈,有3個工作室、2個廚房、1個展區、1個休憩空間和2個露台, 門前有一隻用碎木塊拼貼成的巨大鳳凰頭部、羽翼。 通過徵詢顧問和非謀利機構,工作室選出他們感興趣的藝術家,遨請他們在這裡駐場, 短至3天,長至3個月 。Brown強調,他們不想追求一個最終成果之類的東西: 「在這裡駐場時, 藝術家們會做各種事情,做研究,產出作品,對話,做反應, 閱讀,和其他住戶、員工、參觀者互動' 或者有時只是在休息而已。 這些都是創作的重要部份。」
去年駐場的藝術家邱志傑令Brown印象深刻,邱志傑的作品 「命名世界」 , 把整個工作室的地板和牆壁都鋪滿了標繪得極其詳細的地圖, 上面到處方文著用不鏽鋼、木頭和玻璃製成的兩百多個大小不一的球體, 觀眾可以隨意滾動那些球, 從而參與到創作中。
邱志傑還和50名來自6個不同高校的香港學生合作, 找來街頭垃圾拼貼在地圖上,展示城市的更迭變換。Brown說,工作室喜歡那種願意合作與介入、樂於分享想法的藝術家, 想要深入探索香港的國際藝術家' 和願意去超越香港這一界限的本地藝術家。 這類幫助本土和國際藝術建立密切羈絆的項目,在Brown看來,「就好像在用一種全新的方法,把全球那些孤立的點連在一起一樣」。
無論是資助交流、提供進駐還是其他, 香港一些贊助人十分關注本地藝術家與國際的互動。 就像吳森枝所說,在香港, 類似的駐留交流計劃愈來愈多一除了英國, 他還去過德國和日本一一而且起居安排、物資支持等細節也愈來愈完善。 但是他認為展覽的機會還是太少了。 冼朗兒則在一旁補充,是給香港藝術家的展覽機會還是太少了 。 「很多國際機構落戶香港,但很少考慮本地藝術家的東西 '」 她說,「香港空間小, 但不代表沒人才; 這裡人才很多,就是平台不足。」 然而她也補充道,隨著大型藝術機構的到來,香港人漸漸對藝術有所追求,更多商業機構在提供機會,更多人開始願意幫助藝術家。
在剛剛結束的倫敦交流中, 冼朗兒將分別來自18世紀和當代的2間英國華人商鋪留在展廳牆壁,將不同時期的兩種中國想像同時呈現,吳森枝則用他最愛的樹脂, 把倫敦細雨在他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勾勒出來; 此時此刻,新加坡人黃漢明正第二次進駐Brown的Spring工作室,繼續研究廣東大戲和科幻電影的關係------他與香港大學的曾慶豪一起,嘗試創製出一個 「科幻粵劇」 裝置; 而在不遠的未來, 鄭志剛的KAF將和國內知名美術學院合辦展覽, 這是一個對
青年藝術生態長期跟踪考察及研究展出的學術項目 。 他們都感受到香港的藝術生態在逐漸進步。「香港人沒有接觸藝術的渠道,所以藝術從最開始在香港就缺少觀眾, 以至整個藝術生態發展都遇到窒礙; 未來隨著M+落成, 將為公眾提供一個巨大的平台,令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藝術,我相信這個情況會所有改善。」 訪問的最後, 鄭志剛對未來表現出了信心。
撰文/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